创业,往往是从头自己着手一点点建立一个经营管理体系框架,而守业,则往往是在已经设定的框架内运作日常管理。有很大的差别,不同企业的人出来的去创业也有很大差别。为什么从外企出来的综合素质很高、待遇很好,但是往往不适应国内民企?就是因为与守业能力来比,往往创业型企业所要求的综合创新能力更为重要,如果没有规则就要你去创造它。
创业之初,除了极少数人,大多是从低点起步,缺乏钱、缺乏人、缺乏各方面的资源,投入资金除了产品、租赁、工商费用、人员工资之外,几乎是一穷二白。曾有人问过不少创业的朋友,说你如果亏损,现在的资金能支撑多久,回答的,最长的也不说是半年,也就是说,半年,对于很多小投入小产出的创业者,这是个亏损的时间极限了。不要觉得这个时间短,其实很多经营者达不到这个时间,有些是还有资金可支撑,但觉得盈利无望,就自动退出了。

创业之初,很多人没有没有过公司的全面管理经验,创业同时往往也是个小白,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,不要讲你做过部门经理、销售总监,就是做过公司的老总,重新创业可能也面临许多新的、从未接触过的问题。
一般来说,我们创业只能输一次,输一次就会损失很多的钱了,所以我们做营销的时候,要更加审慎的去做事情。建议创业前对你的客户和竞争对手做市场调研,规模越小越要做市场调研,否则“走路不看路”的人,很容易掉到深沟里。做做市场调研,就能了解同行业的情况,他们的价格、服务、拓展业务的方法、陈列、成本等,参考中建立自己的营销策略。
对于很多朋友来说,创业的首要问题,是实现盈亏平衡,其中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,就是前面讲过,因为缺人、缺钱、缺资源,没有客户积累、没有品牌效应,一切从零开始,如何在现有的三无条件下,利用有限的资源,进行有效的营销,突破创业的进展艰难的困境?
我们讲,要对你的资源分配做出计划,树立自己的营销目标,用低成本营销方式、去做你自己的销售。
所有要面临做营销计划的的人,张口第一句就肯定是你给我什么资源?在营销之前,对现有的资源列出规划,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,对于创业者来说,往往只重视手中的现金和产品,但对于无形资源,比如公关、人脉、新闻等资源更应该重视。
首先,从经营过程来看,一般一开张就业务滚滚而来的新店、新公司是比较少的,大多需要有一个积累过程:即——通告、认识、信任成交。所以,在做资源分配的时候,要注意在创业开始的各个阶段,根据进展情况分配资源,并且审慎的评估每一次投资的效果。
尤其是我们有些老板,很多人喜欢一开业就搞大鸣大放大字报,做不做庆典?上不上报纸?虽然资金很紧张,往往老板也不评估这些投入的效果,头脑一热,一咬牙,上吧!其实在开业之初,如果你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是特别自信,不建议你做大规模宣传,何妨有个试营业阶段,磨合你的营销策略;随着你对你的客户需求和生意规则的了解,以及对自己优势劣势的充分理解,才有产品、价格、策略的调整,整体的营销定位才比较成熟。
总之,创业者要走路,也要看路,要勤劳的开拓业务,也要思考如何进行营销的技巧,需要创新,用一些低成本的方法,去赢得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