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依然是“阶层流动”的通道

我们说“高考已不再是那个高考”,是因为高考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已经不再具有“一考定终身”的影响力,但是,对于学生来说,高考依然十分重要。这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一个转折点,高考的成败,对他们一生的学习、生活和事业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。尤其是对许多寒门学子来说,高考仍然是他们改变命运、实现阶层跨越的主要路径。

一个正常的社会是必须分阶层的,也必然会分成许多不同的阶层,关键是每一个阶层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,而且阶层不能固化,必须具有流动性,社会才有活力。

我们强调1977年恢复高考的意义,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年的高考创造了人才选拔和阶层流动的巨大机会,极大地释放了社会能量,推动了时代的进步。从个人的角度来说,当年的考生,除了少数应届毕业生之外,绝大多数是下乡知青、回乡青年、工厂青工和城镇待业青年,一旦被录取,当他们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,就成为进入国家编制的教师、医生、工程师、公务员等,高考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

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可能直接进入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,“逢进必考”已成通例,而且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,必须经过层层考核、层层选拔,而这一切都是从高考开始的。考上一所好的大学,接受系统的本科教育,才有条件考研考博、考公务员、考“事业编”,才有可能进入主流社会,才有可能实现阶层跃升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高考依然是阶层流动的重要通道。

当我们谈论阶层流动的问题时一定要有客观、理性的认知。首先,能够实现阶层流动的毕竟只有少数人,以1977年的高考为例,570万考生只录取了27万4千人,占比不到百分五。被录取的考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可能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第一批中产阶层,真正身居高位只是一小部分,况且难免也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堕入底层。社会阶层的分化与调整总在持续进行之中。

其次,阶层流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往往要通过一个人几十年的奋斗,甚至是一家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。当我们看到别人拥有更多资源,那很可能是他们的父辈曾经付出的努力,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,因为阶层流动本来就是“累进制”的。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倍努力,去攀登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。

第三,阶层流动的路径是多元的。我们在这里谈论较多的是与高考有关的主要路径。实际上,在古代就有人通过从军戍边、建功立业来求取进身之阶,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;现在,随着经济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,实现阶层流动的方式更加多元化,除了求学升职、进入体制以外,通过艰苦创业、劳动致富等,同样可以实现阶层的流动和跨越。当然,现代社会的劳动和创业同样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,所以,阶层流动终究绕不开“高考”的路径。

来源于互联网,侵权请联系邮箱3484479098@qq.com删除
(0)
爱拼才会赢爱拼才会赢
上一篇 2023年6月13日 上午9:16
下一篇 2023年6月13日 上午9:18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